为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、灾后重建、黄河滩区迁建、南水北调移民等“四类安置点”消防安全工作,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安置点火灾防控工作,切实提升安置点火灾防控能力。
联合管控,综合整治。一是抓责任落实。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等“四类安置点”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相关行业部门和基层乡镇(街道)落实消防安全责任,形成齐抓共管合力。二是抓组织领导。结合各安置点消防工作实际,对全市39处安置点全部制定“一点(区)一策”,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,成立消防安全组织,建立消防安全专项档案,确保各安置点消防安全工作扎实开展。三是抓制度建设。从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入手,对各安置点消防组织建设、消防宣传教育、消防设施器材配备等方面进行规范,指导各安置点制定完善消防巡查管理、消防例会、火灾隐患整改等制度,推动各安置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。
精准指导,规范管理。一是抓牢日常消防安全监管。依托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和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力量,坚持每日防火巡查,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排查,及时纠正消防违法违章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。二是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。以村居委会工作人员、保安人员、联防队伍、网格人员等为基础,组建义务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,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装备,定期开展执勤训练,提升初期火灾扑救能力。三是强化消防应急演练。组织辖区消防力量开展实地熟悉,摸清建筑结构、消防设施、消防水源、交通道路、救援操作面等情况,开展现场测试和实战演练,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,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宣教并举,加强防范。一是抓好普及性宣传。在各安置点设置公益广告牌、消防宣传栏、安全警示牌,播放温馨的消防安全小提示,宣传火灾防控重点,普及消防安全知识,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。二是重点培育明白人。支队积极开展上门指导服务,组织安置点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开展实地演练、实操培训,传授自查自防自救知识,组织开展疏散演练,提升抵御火灾能力。三是加强弱势群体宣传。全面掌握各安置点弱势群体底数和基本情况,定期开展“上门入户”宣传服务,发放消防宣传资料,开展家庭火灾扑救以及安全疏散、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的针对性宣传,提高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。